哥伦布发现美洲,带来了玉米和昂贵的香料,人类的粮食结构因此发生巨变。
几百年后,人们的脚步从平地探索到高山,带来了燕窝果,火龙果的结构因此发生巨变。
在燕窝果出现以前,人们对火龙果的印象停留在红色果皮,没有什么甜味的果肉上。燕窝果的出现,给火龙果家族带来了新的成员:*皮火龙果。
同时也改变了火龙果的口味印象,最早的时候人们买到的是带有青草味的白心火龙果,后来出现了带甜味的红心火龙果,但也是中间稍微甜一点,边缘寡淡,甚至发酸。遇见一颗甜蜜的火龙果,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燕窝果不一样,金*的果皮,淡雅的果香,只要尝一口,所有人都会被它的极度甜蜜征服!燕窝果的甜,从内而外,燕窝果的甜的表里如一,细腻柔和,清新不腻,燕窝果,可以说是绝对不会有酸味的水果!
在中美洲,这样的*色带刺的火龙果有很多种,秘鲁,哥伦比亚,塞尔维亚,厄瓜多厄都有,但是只有原产于厄瓜多尔的品种,才是甜度最高,口感最好,可食率最高的品种。切开之后,一口下去能够让人满足地体验到燕窝果丰盈的汁水的,属厄瓜多尔燕窝果最佳。
燕窝果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多种多糖,具有极强的促进肠胃消化功能的作用,和优秀的保健效果,治疗便秘的首选水果!
然而燕窝果对环境要求极高,原产于热带高山区域的燕窝果,种植条件要求严苛,需要充足的阳光雨水。温度高于32℃开始休眠,温度低于8℃开始出现冻伤,国内能够满足燕窝果生长的气候条件的区域几乎没有。
在中国,燕窝果的引种试验,在10年前就悄然进行,在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到处早有试验,但是娇弱的燕窝果都受不了当地变化多端的气候,动不动生病,开花不结果,夏天不挂果,根系容易溃烂,养好一颗果实实在太难!
温度过高,燕窝果花被晒伤
和普通火龙果相比,燕窝果每亩的产量达不到斤,而普通火龙果能达到斤,同时,燕窝果投产时间长达15个月,普通火龙果只有6个月。燕窝果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天,在这个期间,普通火龙果都收了4-7批了。
即使如此的艰难,但总有那么一群人,就是坚持不懈地不断和燕窝果磨合,朱泉凯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位。
19年,我认识朱哥的时候,我们从海口沿着中线高速往下走到乐东,一路上,我们聊燕窝果的特性,我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等待,而燕窝果正是那一份美好。
因此,从朱哥下定决心做燕窝果之后,就毅然决然辞去了亩的标准化红心火龙果基地总经理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生态燕窝果农场建设。
谈到选地,朱哥格外用心。为了满足燕窝果的生长环境,他走遍了海南岛,终于在海南岛中部,北纬十八度一线,找到一小块小气候盆地,这里四面都有高高的天然橡胶林,挡住一切外来的病原传播。
他一直坚持每隔几天,就会在夜幕降临之后,用着海岛内的山泉水灌溉燕窝果。因为燕窝果是夜晚开始工作的植物,夜晚的生理活性才旺盛,晚上给燕窝果补充营养是他一直贯彻的理念。
为了给燕窝果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除了大量使用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外,他还坚持生草栽培,降低燕窝果根系温度,在海南生草,其他基地闻风丧胆,大家都非常害怕因为生草引起虫害,但是朱泉凯总是不认输。在筛选了几十种草种之后,最后成功的将豆科绿肥结合起来,让晚上睡觉的豆科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成为燕窝果的食物,豆科植物的根瘤又改善了土壤的整体环境。整套工作下来,整个园子不仅没有爆发虫害,燕窝果还长得格外的健壮!果子也格外的大格外的甜。
今年五月,他的燕窝果首次成熟,为了保证大家能够尝到新鲜的果子,金岛庄园根据订单来发货,保证每一位都能尝到树上新鲜采摘的燕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