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养在办公室可行吗?红香椿能种在大棚里吗?乳山牡蛎吃得还香吗?
受疫情影响,不少农贸、海鲜市场临时关闭,农产品销售遇到了难题。如何保证农产品打开销路,让特色品牌农产品依然叫得响、卖得出,成了我省各地面临的课题。作为我省特色农产品的产地,“牡丹之都”菏泽、“中国红香椿之乡”寺头、“中国牡蛎之乡”乳山在重重困难之下,纷纷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突围之路。
牡丹之都:菏泽
一盆牡丹50,只需浇水就行
牡丹能不能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边养边赏?牡丹之都菏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现在每天订单有数百件,随着疫情缓解,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订单数量会逐渐增多。”牡丹区*堽镇的温德霍斯特(菏泽)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奇说,刚刚培育的盆栽牡丹是今年公司通过技术革新的新品种。“这是继催花牡丹技术创新之后,牡丹研究领域的又一突破,通过引进先进盆栽技术,做到牡丹能常年销售,能在千家万户的阳台上绽放,给菏泽观赏牡丹产业开创了新空间。”
据李晓奇介绍,目前菏泽牡丹市场以卖苗为主,附加值低且市场几近饱和,牡丹多集中在秋季卖苗,其他时间无法销售,再加上牡丹花受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在江浙沪一带不好养活,销售时间和销售范围受到制约。
“去年开始,我们与荷兰温德霍斯特园艺公司合作,引进荷兰生产模式和成熟经验,进行轻型化基质栽培。根据不同生长期的要求,配制专用营养肥料,并利用现代温室和冷库设施对花期进行促控,实现了小型化、一年四季可长养、四季可销售等优势,打破了以往菏泽牡丹种植户利润低、销售时间短的传统弊端。”李晓奇说。
“盆栽牡丹对于客户来说太省事了,他们不用准备盆、土、饲料等东西,收到后摆在家里,定期浇水,管理起来很简单。对于我们店家来说,以前一株牡丹苗四元五元,到现在一盆50块钱,收益很可观。”从事淘宝牡丹销售的张林茂说,除去包装运输等成本外,相比单卖牡丹苗,盆栽牡丹的利润大,赚得也就多了。每天在他店里购买盆栽牡丹的订单量也在逐渐增加,这让张林茂看到了新的市场蓝海。
盆栽的牡丹究竟好不好养?
“我们将牡丹植株进行了小型化定向培育,成熟后可放到办公桌或者家中箱柜上养植。再加上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已经实现牡丹花一年四季长青按季开花,就可以在家养和观赏牡丹。”李晓奇说。在养植管理方面,盆栽牡丹做到了高效简洁,消费者只需定期浇水。“为最大程度地增加牡丹的成活率,盆栽牡丹做到了除定期浇水外的一切准备,消费者只需每7至10天浇一次水,极大方便了一些爱花但不会养花的人群。”
为了让盆栽牡丹更有市场,当地根据植株特点、花型花色不同,给盆栽牡丹新的名称,并采取高端礼品化包装,不断增值。
据介绍,有的盆栽牡丹叫‘寿星’,家里有老人过生日,可以送上一盆,寓意着长寿。有的叫‘初见’,充满诗情画意。根据客户需求,可选择不同寓意的盆栽牡丹,无形中提升了牡丹的文化内涵。
如此好的产品,当地又是如何面对此次疫情冲击的呢?
“为了解决疫情期的销售问题,我们在*府部门的帮助下,联合当地的网络达人,利用直播等形式,在网上宣传盆栽牡丹。借助网上平台,通过直播的形式在线现场销售盆栽牡丹,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温德霍斯特(菏泽)园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立说。
中国红香椿之乡:临朐寺头
种进科技大棚,走进单位食堂
香椿芽拌豆腐想必是很多市民在春天里喜好的一道美味。作为中国红香椿之乡,临朐县寺头镇今年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收获季。
桃花社区南西安村是当地种植红香椿的重点村。年,村里的老支书刘会堂听了县科协主席的指点,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学习寿光大棚的做法,在自家的地里,盖上农膜,用玉米杆围起来,建起了全镇第一个占地平方米的香椿“山寨棚”。
年腊月,刘会堂的头茬红香椿成熟了,60块钱一斤,50斤红香椿被一抢而光。村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那时的露天红香椿,五一之后才能成熟上市,还得爬树采摘,一斤才卖两块钱。到了年五一左右,当首个大棚红香椿最后一茬上市后,刘会堂算了一笔账,共产红香椿多斤,一下成了村里的“万元户”。
在刘会堂的引领下,仅两三年的时间,全村就发展起了个红香椿大棚。
如今,这里的红香椿已经成了当地的*金产业。
今年春节前后,本是大棚红香椿上市时节,但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香椿销售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了让红香椿走向市场,当地各级各部门,齐心帮助农户一起脱困。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收购一部分供应食堂。县里和镇上通过联系县商务局、供销社,对接华兴、中百等大型超市,村里通过发动合作社收购,各镇村干部利用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