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使命是让滋补更简单,传承中国千年滋补文化。当时我们反复思考过,为什么是让滋补更“简单”?
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中式的食补和滋补文化来自于中医,这里面有千年的传承。
但是在八年前有很多障碍,比如吃法复杂、品质选择难等。我们当时觉得如何让中式滋补或者燕窝成为主流产品,成为消费者主流的选择,一定要解决这两大困难。
因此简单化就是两个“简单”,一个是吃得简单,一个是选得简单。
吃得简单就是品类创新,鲜炖燕窝产品周期订阅,营养师配套服务,还有线下的体验和文化教育。
选得简单就是品牌,我们从第一天就特别注重品牌和口碑的树立。
1.产品是品牌的根基
品牌的根基来自于产品,而且要持续不断的提升产品。
我太太林小仙一直是公司的首席产品官,我们还逐渐夯实了科研团队,与高校成立了联合实验室,“河北省燕窝鲜炖技术创新中心”也落户在了小仙炖。
我们通过科研的研究,反向去进一步推动产品品质的升级和供应链的升级。随着我们科研的加深,就特别能够感受到为什么国家大力推进科研建设的价值,通过科研,我们反向带动供应链升级。
人们说,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小仙炖特别有幸能够抓到“鲜炖燕窝”这个品类创新,我们要带领整个行业进行升级,然后推动产品标准的建设。
去年我们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行业上下游,以及高校制定了鲜炖燕窝的标准,让消费者能够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让同行的经营水平和产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带领同行一起努力前进,让消费者也更放心。
小仙炖创业第一年,当时压力特别大。后来筹到天使投资后,当时我们做了一个重大决策,必须要先做产品的标准化和供应链建设,当时的融资全部用来进行供应链建设。
年10月,我们做了行业第一条鲜炖燕窝的生产线,并且创新研发出鲜炖工艺——恒温水雾炖煮,这是小仙炖的专利技术和专利设备。
此外,在原料端,小仙炖有30道原料选择标准,必须要符合标准,进行全程的把控。
如何才能做到新鲜呢?我们不断地在琢磨。我们工厂的燕窝不是大锅炖,跟煲汤一样,先封盖,再旋转炖煮,是独立炖出来的。
之后产品进入冷鲜管理,从炖煮完成30分钟之内可以把产品降温到0~4度,然后再进入到冷鲜包装,再到消费者的手中。
这个过程不到24小时,一直在0~4度冷鲜储存,在这个温度下,燕窝的营养留存是最好。同时,我们也和洛可可一起研发了专利冷鲜包装。
所以品牌建设的根本是产品品质要好,我们通过产品创新、科研标准建设、供应链升级,不断的打造让消费者感受到小仙炖的产品始终在提升。
2.塑造消费者场景的触点
品牌的建设就是我们要抓住消费者的每一个场景和触点。
年3月份疫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第一次在行业里创新地推出了工厂溯源直播,当时效果特别好。
在疫情期间消费者都特别担心产品的品质,怎么让消费者信任呢?
所以我们就把直播间打开,带着大家在工厂里看我们的流水线,看我们的严格管控标准,了解把一碗燕窝从刚摘下来的原料到送达消费者的手中的全过程。
很多消费者看了我们的工厂直播之后都非常放心,以前他们认为燕窝是大锅熬出来的,是落后的手工方式,看了直播之后发现非常科技化,是一碗一碗地独立炖煮的。
工厂都是药企级别的,10万级GMP空气净化生产研发中心,工作人员穿的都是防护服,特别干净,消费者特别放心。
后来我们除了日常直播,每个月都有工厂溯源直播。每到节日节点,我们还会请明星用户来直播间与用户互动,分享自己的保养秘籍和吃小仙炖的感受等。
所以在每个场景,你都要考虑怎么去教育用户。任何一个消费场景不要只卖货,而是匹配用户的需求。
3.建立消费者情感
做品牌除了把产品服务做好,把品类的教育做好之外,还要建立情感。怎么建立情感呢?我觉得需要跟用户进行共同成长和共创。
小仙炖有一个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十个季度,大概有3年的时间了,叫空瓶回收活动,这也是我们跟消费者共创的一个活动。
当年一位消费者买了年卡,一年就有多个瓶子都很精美,他舍不得扔,所以他就给小仙炖提意见,担心浪费不环保。
经我们调查,中国玻璃制品的回收率不足30%。现在新的主流品牌都倡导社会责任,我觉得小仙炖也是一份子。
所以我们就跟消费者共创了一个空瓶回收活动,倡导可持续发展,倡导环保回收。
从年的一季度开始,我们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每次大概开放10天。
消费者把空瓶寄回来,但是我们不会重复用,而是把这些空瓶直接寄回玻璃瓶的制造工厂,把它们做成玻璃制品,比如糖果罐、花瓶、茶盘等。
我们再把这些玻璃制品回馈给积极参与空瓶回收活动的用户,客户也很开心的收到这样的一份礼物。
很多消费者认为小仙炖很有社会责任,小仙炖听取了听了消费者的意见,共同开创了一个公益的环保回收活动,而且坚持了三年多,我们已经收到了两百多万个空瓶。
今年天猫在6月5日的一个环保主题活动中,主动找到了小仙炖,他们看到小仙炖不是玩噱头,我们会把环保回收持续地做下去。
最重要的是我们提倡了一个社会价值和理念,消费者是作为一个参与者,与小仙炖共同在创造社会价值。
我们要找更多的共创点,跟消费者有更多的情感链接。
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大家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任何品牌都会穿越周期。未来终归是属于有产品、有品牌、与客户共创的品牌,中国品牌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