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雕工精巧栩栩如生三门峡虢仲墓出土燕形玉
TUhjnbcbe - 2021/7/3 10:00:00

中国古代玉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以其功能广泛、造型丰富、装饰多样、工艺独特、风格各异而闻名遐迩。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高峰时期,而以动物为造型的佩饰更是西周时期玉器制作的一个主题题材,玉燕就是此时期动物造型佩饰中的作品之一。这里介绍几件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国君虢仲墓出土的燕形玉佩,以供读者鉴赏。

青玉燕

青玉燕长4.1、宽3.8、高2.5厘米。出土时左翅和身部各有一道裂纹。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有*褐色斑纹或灰白色斑点。玉质细腻,微透明。圆雕。玉燕昂首挺胸,尖喙,圆眼,翅微张,短尾分叉,曲爪。正面双翅饰羽纹,尾部饰竖向阴线纹,腹部下有一斜穿。这件玉燕小巧精美,活泼灵动,双翅微微张开,作展翅状,昂首挺胸,好似休息过后,正欲展翅飞翔。尽管左翅和背部已有裂纹,但从内而外所散发出的自然和谐之美,不禁让人赞叹喜爱。

青玉燕

青玉燕长4.4、宽3.7、高0.8厘米。青玉,冰青色,受沁处有*褐色斑。玉质细腻,半透明。片雕。玉燕正面稍鼓,背面平。短喙,圆眼,展翅,尾部开叉。正面双翅及尾部刻出羽毛纹样,腹下阴刻二个“日”字以示燕爪,喙部有一小圆穿。

青玉燕

青玉燕长5.4、宽5.4、高0.6厘米。青玉,深冰青色,背部受沁有灰褐色斑。玉质温润,半透明。片雕。玉燕尖喙,圆目微凸,双翅伸展,尾端分叉。正面双翅饰羽纹,尾部饰粗线纹。背部素面,有一道切割痕。器正中部有一个较大圆孔,双翅上端各有一个斜对穿,下端各有一个小圆穿。此玉燕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白玉燕

白玉燕长4.3、宽3.9、高1.1厘米。白玉,白色略泛青,局部受沁有*褐色斑点。玉质温润,微透明。圆雕。玉燕作俯卧状,尖喙,圆眼,双翅收敛,短尾分叉,尾部有三条裂纹。正面双翅饰羽纹,背部饰鳞纹,从口到尾有一个贯穿圆孔。

青玉燕

青玉燕长4.2、宽5.3、厚0.35厘米。青玉,豆青色,局部受沁有*褐色和灰白色斑。玉质较细,微透明。薄片雕。玉燕尖喙,圆眼,双翅平展作飞翔状,短尾分叉。正背两面纹样相同,双翅饰羽纹,背部饰人字纹,尾饰竖线纹,头和尾部各有一单面钻圆穿。

燕的甲骨文字是一只燕子的形象,本义就是指燕子这种鸟。小篆字形则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四个部件整合成燕子的向北飞行时的形象:“廿”模拟燕子开口,为头部;“北”模拟燕子展翅,为翅膀;“火”模拟燕子尾部,为燕尾;“口”指燕子起飞之地。整个“燕”字记载了燕子的习性:每年春暖花开季节,燕子从城市民居家里的巢中起飞,一路向北,回归故乡。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曰:“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外,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还成为了爱情的象征。如唐代诗仙李白《双燕离》云:“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虢国墓地发现的这几件仿生燕形玉佩,均出土于虢国国君虢仲墓之中,而墓地的其它墓葬中则未发现。由此可见,在墓葬中随葬仿生燕形玉佩,也有可能是彰显墓主身份尊贵的标志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雕工精巧栩栩如生三门峡虢仲墓出土燕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