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窝窝头
TUhjnbcbe - 2021/6/17 2:51: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窝窝头是我小时候的主食

现在想来

吃窝窝头是一种幸福

没有三高,心理也健康

虽说老家有不少有名的小吃,烧饼、壮馍、水煎包,羊汤、豆沫、胡辣汤,说口一说就好几种,但老百姓的日常,对吃,可真的是不讲究。

1

小时候,吃的最多的,是窝窝头。

“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是歌词,更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家乡的话,没有城里人说的那么文雅。对吃的粮食,家乡人断然不会说出粗粮、细粮这样的字眼,只有形象的白面、黑面。麦子磨成的面粉是白面,其他粮食磨成的面粉,都是黑面。高粱、棒子、地瓜干,有啥用啥,没人讲究比例的多少。

用水把黑面粉和成面团,揪出一块,在手心里揉好了,用两个手指蘸着水,伸到面块的中间,随着面块在手心旋转,一个圆圆的窝窝头就捏好了,摆放到锅里,蒸十多分钟,就是一日三餐的主食。

蒸窝窝看似简单,也很有技术,同样是黑面,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味道。母亲手巧,蒸出来的窝窝头大小一致,底薄壁圆。母亲说过,如果把窝窝头做成厚底子、上面满是手印子,看着就不好吃了。

窝头有窝,正好可以放菜。家乡人对菜更没有讲究,各种腌制的咸菜、应季的蔬菜,切碎了,放上辣椒咸盐,加点油,与窝窝头一起蒸熟了,就是非常可口的下饭菜。实在没有菜了,也可以舀点老棉油、戳筷猪油,加几颗盐粒,就是极具特色的“油盐“,把窝头掰下一块,蘸着吃,香的程度,至今让人回味。

2

炒窝窝,是当时一道特别的美食。

刚刚蒸熟的窝窝,口感糯软,放凉之后,则坚硬许多。窝头放到第二天,再怎么加热,口感都不怎么好吃。切成片,锅里放点油,放入葱花炝锅,倒进去窝窝片,加上盐,翻炒几下,出锅后就是喷香的炒窝窝,佐餐下酒,均为上品。现在有的饭店,把窝窝切成菱形块,和葱段青菜一起爆炒,美其名曰“香炒窝窝”,岂不知,地道的炒窝窝,应该把窝窝切片。

剩余的窝窝,还有一种吃法,熬汤。把窝窝切成丁,稍微加水湿润,拌上白面粉,投入开水中,加上葱花油盐,舀一勺入口,甘甜的白面,伴着浓郁的葱花,最里面是劲道的窝窝丁,绝对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窝窝珍珠汤。

3

小时候,看娘捏窝窝,经常会问,“啥时候吃咸窝窝啊?”

吃窝窝不能改变的时候,我的最大奢望,是能吃到咸窝窝。

相比于蒸窝窝,咸窝窝的做法复杂了许多。需要黑面和白面,各自和成面团,揉啊揉,让白面团裹住黑面团,擀成片,撒上葱花油烟花椒面,卷起来,揪成剂子,把每个剂子捏成窝窝形状,蒸熟了就是咸窝窝。

只有有客人的时候,才能吃到咸窝窝。每当客人要回去的时候,我就说一句,“过几天一定再来啊”,客人总是夸我嘴甜会说话,我心里最清楚,我真正盼望的不是客人来,而是能吃到咸窝窝啊。

4

当时,吃的除了窝窝,还有锅饼。记忆中,窝窝头是黑面做的,锅饼是棒子面做的。

冬天里,用八印大锅煮一锅红薯,锅边贴一圈棒子面饼,熟透后逐个铲下来,一面焦*,一面嫩*,相比于窝窝,还是好吃很多。

无数次看目前贴锅饼,也知道贴锅饼的几个要点,锅要热,饼要薄,贴上后火还不能太大。

有一次去一家大锅鱼吃饭,看到服务员端来一盆面贴饼子,揪出一块就往锅沿上摁,就说,“你这手法也忒不地道啊”,那人一愣,问怎么不地道了?我抢过手套,说“看我的”,挖了一块面,左右两手拍几下,拍成厚薄均匀的一片,用手背托着往锅沿上一放,那姑娘看了后说,“大哥啊,你这手法是挺熟,但这饼子弄得也忒大了啊”。

5

随着社会的进步,吃白面的机会越来越多。大概年以后,一年到头就全部吃上白面了。

白面最常见的做法是做卷子。把白面发好,揉成长条,切成一块块,放锅里蒸熟,其实就是城里人说的刀切馒头。

我太姥姥出生于年,八十年代的时候,吃着白面卷子,蘸着大蒜泥,一边吃一边说,“谁能想到,庄稼人的日子,能一年到头吃上白面”,语言中洋溢着由衷的幸福与知足。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窝窝头倒成了营养美食。

不得不承认,当时的日子很苦,身体却很棒,没有三高,心理也健康。窝窝头充实了我们的生活,健壮了我们的体魄。

笔架博士

如果喜欢,可以表示一下

1
查看完整版本: 窝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