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去年11月的“辛巴燕窝事件”在时隔7个月后发生实质性“反转”。广州仲裁委员会裁定:确认融昱公司(燕窝的生产销售方)故意误导辛选作出虚假、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裁决融昱公司向和翊公司(辛巴直播电商平台的公司主体)支付赔偿款万元。
同时,仲裁庭还认定:因融昱公司的误导行为,导致和翊公司做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行为,对和翊公司的主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根据和翊公司的申请,裁决融昱公司象征性赔偿和翊公司损失1元。
目前,融昱公司已经被吊销执照,多万赔款不一定有能力支付,但是“辛巴燕窝事件”的真相水落石出了,辛巴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和形象。这件事也引发了笔者三个方面的思考:
其一,真相会迟到,不会缺席。
去年11月,辛巴因为燕窝事件遭遇网络口诛笔伐,甚至背上了“制假售假”的骂名。事件发生后,辛巴发微博道歉,并称“确实存在夸大宣传,但品牌方回避不见面、沟通不积极”。
同时,他还贴出了辛选与融昱公司的合同,合同显示:“乙方(茗挚品牌方)保证其提供的……产品说明、介绍、图片等信息资料不存在虚假,否则一切损失和责任由乙方承担。”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辛巴决定对购买燕窝的消费者以退一赔三的方式进行“先行赔付”。
但是在部分别有用心的舆论推动下,网友不听解释,一窝疯地去批判,直到把舆论推向了极端。而这时候,辛巴的道歉和巨额先行赔付已经不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