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年四季都在补养身体,吃的食物尤为讲究,很多都是名贵的补品,像是我亲戚家的小孩,还不到十岁,家长就给他吃一些海参,燕窝等滋补品,日常饭菜也是鸡鸭鱼肉从不间断,但是小孩子依旧瘦瘦小小,一点儿肉都不见长。
不光孩子如此,很多大人也是各种滋补品每天都吃,燕窝,阿胶,鲍鱼,海参…但是吃了半天,感觉人还是虚,反而不如那些一年到头不滋补,经常下地干活儿的人有劲儿。
这也从侧面说明,咱们气血好不好,其实并不在吃的方面,而是我们都走进了补气血的误区之中,觉得吃得营养,身体就一定会强壮。
补养气血,踩坑一:光靠吃
咱们一直滋补的朋友,或许听过这样一句话,虚不受补,觉得自己身体虚,拼命的补,但补进去的食物是非常有营养的,但是这个营养能不能真正被身体吸收就不好说了。
这就得取决于咱们的脾胃,假如我们脾胃的功能正常,那么一天能吸收80%~90%的营养,如果不是天天补,脾胃有一定的吸收时间,那么能见到一些补养的效果。
假如我们隔三差五就开始滋补,脾胃一直处于高压之下,一天到晚不停运化这些,时间久了肯定就会虚弱,脾胃一虚,能吸收进去的营养可能就下降到60%左右,那么自然我们越补,越虚。
如果这些食物能及时消化掉,排出去那也不会增加身体负担,但是咱们现代很多人不喜欢动,平时上班代步工具很多,公交,地铁,小电驴,即使只有十分钟的距离,也得骑车,很少会走动。
吃得多,动的少,吃进去的这些营养之物,转化不成气血的那部分,就会朝着对立方向转化,也就是痰湿垃圾,越是滋腻的食物,转化成痰湿的几率就越大。
所以并非不能吃营养滋补的食品,而是要适可而止,该养的时候养,该补的时候补,该停的时候停,学会见好就收。
举个例子,在今年又热又闷的气候之下,很多人都说自己容易头晕,出汗特别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的补一补气血,吃点营养的汤羹或是膏方。
但是吃上一两周,等到精神缓过来,身体舒服了,就要停下,不要继续吃,给脾胃一个缓冲的机会,否则一直吃很可能会和我们预想的效果背道而驰,身体不但不会持续好转,反而各种拉肚子,或是上火,补进去的营养又都流失了。
我们喜欢吃的朋友,别总是靠着吃,也得动一动,我们都知道要动静结合,总是不动,吃进去的营养就容易堵在脾胃中,如果经常运动的人,能及时把多余的东西代谢走。
而且动能升阳,阳气足了,气血自然也会变好。运动不用选择过于强烈了,也容易耗伤气血,选择一些和缓的运动,更适合咱们久坐不动的人。
下面就分享一些和缓的运动,帮助我们化瘀堵,盘活身体的气血。如果您也有下面这些情况,更要每天动一动。
运动方式一:深蹲
这个动作特别适合咱们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朋友,深蹲大多用到的是我们下半身的肌肉,身体的能量大部分都是储存在我们下半身臀腿的位置。
现代人久坐居多,下半身几乎动也不动,臀腿的能量很难激发,臀部又扁又塌,腿又粗又没有力气。这些代谢不掉的垃圾废物也容易堆积在臀腿处。
深蹲这个动作,正好可以调动身体长期不用的能量,把身体这个气血能量库给打开,把垃圾瘀堵给疏通化掉。
在下蹲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出大腿的肌肉绷紧,臀腿的气血得到刺激,一蹲一起,反复多次,那些原本积滞在臀腿的气血瘀滞,就都给盘活了!
而且深蹲这个动作,不光能锻炼到臀腿,连带着我们的脾胃都能刺激到,有助于帮助脾胃提升运化能力,脾胃好了,我们吃进去的这些补养品就能得到更好的吸收,一举两得。
深蹲做起来很简单,两脚岔开与肩同宽,记住腰背一定要挺直,不可以弯,臀部往后坐,用臀腿去发力,曲腿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尽量往下去蹲,下蹲的时候吸气,起身的时候呼气。
循序渐进,慢慢来,手臂可以往前伸,保持平衡,也可以左右摆动。注意我们下蹲时以及起身时不要太快,很多人说做深蹲会膝盖疼,那是动作不标准,记得不要膝盖去用力,膝盖也不要超过脚尖,持续用臀部去带动身体发力哦。
运动方式二:抖一抖
国家级名中医陈意说:生命在于平衡,并非多动或少动这么简单。对于养生,他有一套私家“抖抖”操。全身抖动三分钟,气血传遍全身。
每天做上2次,让天地人的精华聚合在一起,盘活我们全身的气血,甩掉身体的垃圾。
陈意说,因为十多年前,自己非常忙,也没时间运动,就想出了这么一套抖抖操的动作,这么多年“抖”下来,身体好了不少,而且男女老少都适用,对于长期坐办公室的人也有好处。
抖抖操可以站着做也可以躺着做,站着做时,双眼微闭,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手心朝内。两条腿稍稍用力进行上下颤抖,两手跟随着腿部的抖动而活动。
如果躺着做,需要仰卧在床上,枕头不要太高,双手双脚自然平放,静止1分钟以后,双手缓缓向上举起,双脚也往上抬起,手脚与身体成90°,然后四肢轻轻抖动。每次5分钟。
除此之外,如果平时有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站桩,太极拳等运动,也可以,都是帮我们盘活全身气血的。
补养气血,踩坑二:光开源,不节流
很多人气血虚,光知道补养,但是总补不上来,原因除了上面的脾胃吸收不足,负重压力过大以外,还有就是一边补一边漏。
也就是光想着开源,不想着节流,一边拼命吃各种补养气血的食物,一边熬夜,挑食,油炸辛辣寒凉食品不断,又一边受不良情绪的摆布,把自己的气血都漏光了。
我们气血不足的人,除了选择正确的补养方式以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减少气血的流失,而现在我们的状态都是气血流失,自己却毫不知情,而开源要比节流,难得多。
打个比方,体内原有的气血是老客户,而外面需要补进来的气血是新客户,想一想就知道,是维护老客户容易还是开发新客户容易呢?
明明每天管住嘴或是早睡就能解决的事情,一定要变得更麻烦,把自己补的虚火上扬,补得消化不良。
况且我们脾胃吸收的能力有限,补养气血更是需要长时间的事情,短时间很难见效,至少要两三个月以后才能见到效果,而一般人补养大多也是三分钟热度,坚持不了很久,一周不见效就要放弃了,这样下来,身体中的气血会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虚。
其实这些让我们气血流失的事情,差不多就那么两三类,我们平时注意规避即可。
第一:熬夜
熬夜真的是太耗伤气血了,一个气血充足的人,如果这一个月的时间频繁熬夜,那气血会流失的特别快,身体垮的特别严重。
所有有天大的事儿也别影响咱睡觉,到了秋天气血收敛,更应该比平时早睡一小时。
第二:挑食,节食
有的人滋补品不少吃,但是五谷杂粮碰也不碰,觉得碳水高,长肉。但恰恰就是这些最不起眼的五谷杂粮,才是最能养好气血的,因为它们更容易被脾胃接受,吸收。像是小米,燕麦,五谷豆类,花生,红枣,红豆等等,这些平价的食物,补养气血的能力并不比燕窝海参人参差!
我们一直以来总是被洗脑,觉得越贵的东西越好,营养越好,其实这些五谷杂粮,自古流传下来,自是有它们的可贵之处。
分享一个民间口口相传的滋补气血的膏方,它很全面,又好吸收,稳扎稳打地帮我们补气血,而且适合很多人的体质。
气血双补:玉灵膏
养生*对玉灵膏都很熟悉,这个方子出自清代名医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诊断学博士罗大伦对它也很推崇,曾经专门写过这个方子。
玉灵膏主要是由西洋参和桂圆肉做的,西洋参补气,桂圆肉养血,西洋参滋阴,桂圆肉温阳,一阴一阳补血养气,温而不燥,润而不凉。
加上*酒,更能引发药效,行气活血,点缀红糖,味道更适口,坚持吃,以下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
大病、产后体弱
气虚血虚
心神不宁
气血不足
心悸
失眠
神疲体倦
面色萎*
精神不济
蹲下容易头晕
指甲、唇色淡白
脾虚气弱
将龙眼肉洗干净,和西洋参粉按照古方10:1的比例搅拌均匀,置于炖盅。放入锅中隔水蒸,蒸制40小时,达到这个时间的龙眼肉之热性得以消散,膏方平和,补气养血。
古方手作,不添加任何其他添加色素、防腐剂,自己也可以经常开盖加热蒸透,愈蒸愈好!
这个玉灵膏产量很少,我们再三恳求,师傅也只能每两天熬出50份。所以现在需要玉灵膏的朋友,按顺序买,现熬现发,目前库存还有18份,这18份应该可以当天发出。
昨天我收到样品,这个样品还是上海的同事吃剩下的……因为货很少。
冲出来之后,有淡淡的酒味,因为新加了*酒和红糖,更帮助脾胃虚弱的人,吸收和消化。加了红糖,味道也好些。我之前也吃过其他的玉灵膏,吃起来很不容易。
需要注意的是,收到后一定要放到冰箱冷藏保存。开封后,每天按时吃,早晨一勺,晚上一勺,冲水喝,暖暖一整天。
需要注意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孕妇忌食
儿童不宜
感冒期间停食
肝气郁结和痰火内盛或湿热蕴阻者的人不适合,如果也有气血虚弱的情况,需要先用温胆汤泡脚,清理身体,先清后补。
第三:坏情绪
还有一点耗伤气血的就是我们产生的坏情绪,情绪不好,气血失调。今年有个很火的词叫精神内耗,其实也是情绪内耗,总是想一些没有用的事儿,杞人忧天,或是后悔自己曾经做过的事儿,老是想着当初没有那么做就好了。
太看重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纠结自己说过的话,别人一个无意的举动在自己这里就无限放大了,总是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啥。
而且一直强迫自己做讨厌的事情,强迫自己去讨好他人,很容易被道德绑架,生气了,受委屈了,第一反应不是发泄,而是自己受着,这样的人更容易气血亏损。
情绪内耗,耗伤的就是咱们的气血呀,因为久了会伤肝,肝气不舒,肝郁,气血就会受影响,气血最喜欢的就是平和豁达的心情,坏情绪多了,气血也会瘀滞住,出现失调。
所以我们要彻底摆脱掉这种内耗,让自己自由一些,洒脱一些,糊涂一些,以自我为中心一些,不要总是活在后悔之中,也不要被道德绑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咱们经常有这些情绪内耗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两种方法,都是帮我们疏肝气的,把憋在体内的气给疏散出去。
第一个是著名中医身心专家李无忌大夫自创的疏肝解郁养生操,托住我们的双乳,从腋下开始经过乳根,从双乳中间往上顺,手掌由摊开到合实,重点在我们双乳中间的缝隙处可用大拇指多按揉,疏通。(具体参考无忌大夫的动图)
每天做20个;经常感觉精神紧张,压力大,每天20个;心情很糟糕时做50个。经期和孕妇不宜做哦。
第二个是用逍遥散泡泡脚,逍遥散从名字来看,就知道它是调养我们情绪的,让我们越泡越豁达,当然它是个疏肝理气,养血的名方,由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炙甘草、薄荷、老姜组成。
其中柴胡是疏肝的,会顺应肝的脾气秉性,把肝气理顺,把郁结的气给疏散掉。白芍和当归则是养血的,还可以把血往下引。白术和茯苓是健脾的,从根儿上来调养气血。姜和甘草守住脾胃之气,起到固守的作用,最后用薄荷来宣发体内的浊气,郁火。
我们可以按照柴胡6g、薄荷6g、当归10g、白术10g、白芍10g、茯苓9g、姜3g、甘草6g来搭配这个泡脚包,用清水煎煮,之后连同汤汁一起倒进盆里,调好水温就可以泡脚啦。
如果懒得自己搭配,也可以试试这个现成的泡脚包,各种草本的比例都是搭配好的,天然的草本,碾碎后装进无纺布袋中,泡的时候很方便,一次一袋,直接丢进热水里就可以,等上十分钟,调好水温就可以泡了。
打开就能闻到浓郁的草本香,满满的一包料,无纺布袋子结实耐泡,如果想要成分更快更多的释放出来,还可以放到锅里,用水煮开,之后连同汤水一起倒进泡脚盆中。
泡脚的时候也要心无杂念,放下令自己烦恼忧愁的事情,最好此时能让大脑放空,发发呆,或是听听音乐,让自己的内心平复下来,每天只需十五分钟,就能让我们的情绪越来越好,体内的气机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