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徐丽丽手工馒头ldquo蒸rdqu [复制链接]

1#
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news/a_6169066.html

看着买馒头的街坊排着长队,徐丽丽抹着额头上的汗珠,笑着与这些老顾客打招呼。从起初的6平米的小档口,到如今楼上楼下80余平米的大馒头铺,每天卖出斤面粉制作的馒头,纯收入2百余元。凭着敢拼敢闯的创业精神,诚信的经营,她经营的向阳馒头店,现在已在克山农场占据了馒头市场的“半边天”,她用勤劳的双手“蒸”出了一条致富路。徐丽丽是克山农场第二作业区的职工。年到场直陪读,在西环1.6万买个30平米的平房就将积蓄花光了。丈夫到劳务市场打些零工,她去烧烤店、饭店做服务员。两口子供一个上初中的孩子,维持着基本生活,忙得基本顾及不了孩子的学习,还吃不好饭。儿子也场抱怨买来的馒头挺白,可是吃起来没有自己家蒸的馒头筋道好吃。为了照顾孩子搬家,也为了让孩子吃好,她想自己开间馒头店。她心想:“我要用传统老方法自己开个小馒头店,不用添加剂,纯手工揉制,蒸出来的馒头或许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没有蒸锅,在亲属那凑了元钱买了一台二手的蒸锅,没有店面,收拾好6米的院心房当档口。起初面多了掌握不好小苏打的用量,蒸出的馒头碱少了粘的、碱大了*的、没揉匀“*花脸”的……头一个星期她蒸出来的馒头几乎都不能吃扔掉了,邻居都给她起外号叫她“大*馒头”。她不断查找馒头发*的原因,总结经验,终于摸索出了使用小苏打的配比方法,蒸出来的馒头又白又宣。两个星期她就看到了“回头钱”。她回忆说:“当时每天就能作30斤的面,清晨三点钟就得起来揉面、做型、为了使蒸出来的馒头光滑、大小均匀,每个面团的重量都要称量,每个馒头都要揉半分多钟。当时经常有人来她家推销面粉,每袋价格要比市场价格低近10元钱,她担心是劣质面粉影响自己的信誉,她把这“触手可得的实惠”拒之了门外。现在忙时丈夫也会回来帮工,下岗的妯娌更成了店里的长工,三个人开辟了面食品种,增加了油饼、发面饼、馅饼、花卷、豆沙包。春播、秋收和场内婚丧嫁娶预定馒头,她还要临时雇佣短工。诚信和美味赢得了农场百姓的好评,客流也多了。徐丽丽脸上挂着笑容,她常说:“捧你是杯子,撒手你就是一堆玻璃碴子。我的店多亏街坊邻居们照应生意,我会把好吃、实惠作为经营宗旨,回馈信任和撑起我们向阳馒头店的新老客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