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甘肃娃记忆中妈妈的味道,瞬间勾起你的乡愁 [复制链接]

1#

1.碗拔子:用小米面、玉米面、谷子面等做的类似窝头的食品,因为做是将和好并经发酵的面放在碗里颠成扁圆状,所以叫碗拔子。(一般做时好像都和洋芋一起蒸的,锅底放洋芋周边放碗拔子,蒸焦了的那个*瓜瓜更好吃。)

2.白馍馍:只要用白面(好的小麦面)做成的馒头、饼的统称。

3.花卷:制作同馍馍或馒头原料相同,不同的只是蒸的时候给面里面放油拧出花蒸熟即可。

4.油馍馍:用白面(有时也用荞面或者在白面里加少量的杂面)烙成的饼,在烙的过程中放入食品油。

5.甜馍馍:用糜面或可以加少量的小麦面经发酵之后将面和成稀糊状,然后倒在锅里的净巴子上蒸熟的食品,也称(倒锅子)

6.碗砣子(瓦砣子):用杂面经发酵后将面和成稀糊状,然后分别倒在碗内蒸熟的食品。

7.油饼子:用白面或是其他面发好后,放好碱赶成圆饼,中间钻个眼放油锅里炸熟的食品。

8.散散子:不用发面就可以做得好吃的,和面时里面多放些鸡蛋更好吃噢!炸法和油饼差不多。9.烤锅子:用发酵好的白面,放在炉子上的烤锅子里面烤制而成的馍馍,一般比锅里烙的馍馍匀称也厚,馍馍成凹凸行,烤锅子成平面行。

10.宪蹄:小麦面做的大的馒头,必须是圆的与普通馒头的区别就是普通馒头可以是切的而宪蹄必须是圆的。11.马蹄子:用发酵好的白面蒸的花馍馍,一般都是谁家有小孩子满月,村子里的人都蒸马蹄子去给看满月。

12.干馍馍:将馒头切成片,在锅里用慢火烘干,有时也用强太阳晒,这样一来不易发霉。甘肃的学子们的常备食品啊。

13.炒面(熟面):不是饭馆里那种炒面,是将小麦或者油麦等炒熟后再磨成的面,上等的炒面在制作时加入白糖等。

14.棋花子(叫疙瘩):可以用白面、荞面、白面和豆面(油察面)擀成一大片,然后切成细长的菱形状的面食。

15.长面(长饭、臊面):用上好的白面擀成并切成约2-5毫米宽且很长的面条,有时用压面机压切而成,吃时可做好卤子汤(形式多样)。

16.凉面:用上好的白面擀成并切成约2-5毫米宽且很长的面条,有时用压面机压切而成,煮熟之后捞出来过水也可不过加入油盐凉好了,放在案板上和盘子里什么时候吃的时候挑起来吃就可以了,夏天多都加浆水吃。

17.冉窝子:不用汤的长面面条,特色在于吃时把下熟的面条捞出后直接用猪肉臊子及调料拌好。那个香呀就不用形容了。

18.荞面节节:用荞麦面擀制并切成的宽约5MM、长约10-15CM的面条。

19.米和和:在很稀的小米稀饭中下入擀制并切成菱形状的面条,调入大肉臊子及调料而成。

20.扁豆饭:把扁豆下入水中煮熟,然后下入擀制并切成菱形状的面条,调入大肉臊子及调料而成。

21.削片子:一般都是用杂粮做的,记得最长吃的都是荞面做的把面和的比较硬的那样,之后拿刀削成薄厚大小不一的面片煮熟,吃着硬硬的很有口感。

22.馍馍杂儿:一般都是好的馍馍干了或者是馍馍要不好的时候,把馍馍给捏碎了放油和葱花给炒了,尤其炒干点更好吃.!

23.琼馍馍:一般都是杂面做的,把水烧开了放入一定比例的杂面蒸到一定的时间,就是感觉差不多了揭锅使劲翻搅翻搅,就可以了。

24.洋芋盖被儿:把切好的洋芋菜炒半数加入各种调料在加入需要量的水,在把擀好的面切好了盖在洋芋菜上,等熟了翻好搅匀就可以吃了,很想念的地方美食噢!

25.盼汤:就是用白面和成好多的岁岁子,放入烧开的开水中煮熟就好了,小时候上学早晨最长吃的就是这个了。

26.葛儿:北京叫菜盒子,就是把炒好的菜馅放入擀好的面皮中,之后给粘好了放入锅里放上油给烙熟了即可,现在最想吃的就是已经很不多见的叫“麻副葛儿”了,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了。

27.浆水:用野菜或者白菜、芹菜等发酵制成的汤水,里面放些颜岁(香菜)味道更好的,有解暑、清热之功效,有酸味。想想馋的都流口水。

28.酸饭(浆水面):包括各种上述各种面条等食品,吃时在汤内加入适量的将水的饭的统称。

29.馓饭:用小*米蒸成略稀的米饭,然后在里面搅拌入面粉(各种面均可)当然小时候喜欢吃白面做的。

30.搅团:用荞麦面和小麦面制成,做法是烧开适量水后,火力不减,一边往开水中均匀地撒面,一边用擀面杖搅动,当面在锅里形成面团时即可,再加以汤卤食之,其汤卤可以是将水,也可是肉菜做成的汤卤。

31.面片子:手擀面切成类似正方形后煮熟并调以各类菜肉及调料的汤面,也有揪制的面片(揪片子等其它名)。

32.点心:用上等白面、白糖、猪油等压制成的块状品,形状由壳而定。

33.血面:用鸡血或猪血和的白面,一般都是机器压的,一片白面的一片血面的压好之后把两片子面粘在一起压一边,就成了一面白的一面红的,然后切成好了即可自称血面。

34.跌疙瘩:用杂粮面和好用筷子跌制成的面疙瘩,再将汤调制后做成的食品。

35.煮(烧)洋芋:把洋芋煮\蒸\烧熟后直接食用,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把煮熟的洋芋拨皮之后捣岁加入油和盐拌匀吃也算美味。

36.最豪华的当数:席,席有讲就,各有名称,如九魁、十全、十三花,每种名称的席应有必须有的菜,且在桌上的摆放也有讲究,什么菜应该在什么位置相对固定。席一般是在红白事、春节期间制作食用。

37.肉丸子:用被铰碎的大肉加入各种调料葱等(有时加入土豆粉),粘成鸡蛋大的圆球状,外表粘有少许大米粒,然后蒸熟,有时用颜色点缀。

38.卷联子:成份与肉丸子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卷联子是把调制好的肉馅等均匀地铺于薄鸡蛋饼上,然后卷制而成,蒸熟后同样涂以颜色,食用时将其切成片腾热。

39.血肠子:用剁的猪肉加葱也有加洋芋的拌成馅,然后灌入猪大肠里面,之后放在锅里放净巴子上蒸,蒸的时候要来回的给拿针轧眼放气,不放气就蒸涨破了,哈哈破了就不好吃了,蒸熟切成片攒蒜吃那个味就不用多说了吧!

40.扁食:也叫饺子。现在老家包的扁食在城里已经很少见了,想想还是家里做的洋芋菜的和萝卜的最好吃。

41.甜醅子:将油麦洗干净后煮熟,然后加入发酵酒曲,在较温暖处半密封状态放置发酵,发酵好后有醇香的甜味并伴有些许酒味,香甜可口。

42.凉粉:用荞麦珍做成,较为复杂,有解暑之感,调入浆水或醋,(老家一般都用浆水吃)加入韭菜咸菜.馋死大家,哈哈,其实我更馋啊!

43.腌蔬菜:就是冬天用大白菜腌的蔬菜,有的地方也叫酸菜,不过不同于夏天的那个酸菜,最简单的吃的就是捞出来切了就可以吃,也可拿一大朵整的吃好过瘾,还有一个好吃的办法就是用腌的猪肉片子把菜炒了肉也不油了菜味道更好了,下着吃散饭那个香啊都不用说了。

44.酿皮子:把白面和好,用水洗里面的面精洗好之后放蒸酿皮子的净巴子上蒸了,然后冷却,吃的时候切好就可以了。

45.辣子酱:具体不是很清楚,反正放入面加辣椒在锅里熬,之后加入*豆熬很长时间颜色红红的那种可好吃了。

46.地软软:(所谓的地耳吧)山上和崖边地一种野生食品,尤其下雪之后拣的时候更为多其实也不是多只是泡涨了显得多,用肉和了拌成馅蒸包子和包扁食真是美事中的美事。

47.米面蛋蛋:(好像也有叫糜面疙瘩的)用*米面做的汤面,小时候吃过不少。

请你来评论↓↓↓

------------------

总监制│赵兴高

编小辑│栾琦刘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