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解一题语文系列诗词鉴赏 [复制链接]

1#

年各地高三模拟诗歌鉴赏题汇编

例解24种诗词修辞手法

高考真题汇编:古诗文默写、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红楼梦》诗词大全,终于收集齐了,留着慢慢背

年(11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分类汇总——诗歌鉴赏

北京市各区届初三一模试题汇编——诗歌鉴赏

北京市历年高考及经典模拟题汇编(古诗鉴赏)

北京市海淀区届高三语文查漏补缺试题(诗词鉴赏)

北京市各城区年高三一模试题汇编——诗词鉴赏

北京市各城区届高三期末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

北京市各城区届高三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北京市各城区届高三一模试题汇编——诗歌鉴赏

北京市各城区届高三二模试题汇编—诗词鉴赏

北京市各城区届高三一模试题汇编—诗词鉴赏

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古诗鉴赏试题汇编

北京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张昪(─)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低亚:低垂。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先对金陵景物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疏朗清丽的山水之美。

B.水草丛中隐现的茅舍展现了世俗的生活,为下阕诗人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C.客帆高挂,酒旗低垂,云烟弥漫,作者伤秋悲老的寂寞与孤独溢于言表。

D.“六朝兴废”“渔樵闲话”两句,作者发思古之幽情,透露出内心的隐忧。

解析:“作者伤秋悲老的寂寞与孤独”错误。此处是衬托抒后文兴衰之感慨。

16.本词结尾“寒日无言西下”一句,以引人遐想的画面作结。下列各诗的结尾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叶飞。

(王勃《山中》)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解析:本题考查以景结情的手法,D项是议论结尾。

17.张昪《离亭燕》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都借秋景抒情,二者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景象之异:《天净沙?秋思》写秋日*昏满目凄凉的萧瑟景象;《离亭燕》写明净而爽朗的秋江晚照。(每点1分)②抒情之异:《天净沙?秋思》抒发离家漂泊的旅人思归不得的凄苦心境;《离亭燕》抒发作者对国运的忧思与无奈。(每点1分)。③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每诗1分。

附录: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宋怀古词中是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感慨。这首词语朴而情厚,有别于婉约派词的深沉感慨。全词层层抒写,勾勒甚密,语卜而情夺取,有别于婉约派的词风。


  开头一句“一带江山如画”,先对金陵一带的全景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摇落景色萧索,但这里作者却说“风物向秋潇洒”,一切景物显得萧疏明丽而有脱尘绝俗的风致,这就突出了金陵一带秋日风光的特色。接着“水浸碧天何处断”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这个“水”字承首句的“江”而来,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长江向远处看去,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看不到尽头。将如此宏阔的景致,用一个“浸”字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来。近处则是“霁色冷光相射”,“霁色”紧承上句“碧天”而来,“冷光”承“水”字而来,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的光,霁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一个“射”字点化了这一画面。接着词人又把视线从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洲、屿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发花的季节,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现出了竹篱茅舍。这样,从自然界写到了人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下片先荡开两笔,写词人,再抬头向远处望去。“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多少六朝兴废事”,这里在历史上短短的三百多年里经历了六个朝代的兴盛和衰亡,它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的衰亡的,这许许多多的往事,却是“尽入渔樵闲话”。“渔樵”承上片“竹篱茅舍”而来,到这里猛然一收,透露出词人心里的隐忧。这种隐忧在歇拍两句里,又作了进一步的抒写:“怅望倚层楼”,“怅望”表明了词人瞭望景色时的心情,倚高楼的栏杆上,怀着怅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着历史上的往事。最后一句“寒日无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沉下,苍茫的夜幕即将降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歇拍的调子是低沉的,他的隐忧没有说明白,只从低沉的调子里现出点端倪,耐人寻味。

石老师建有中学各年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